南美水仙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
197 2021-07-14
石菖蒲,其根茎具气味常作药用。多生长在山涧水石空隙中或山沟流水砾石之间 (有时为挺水而生),花果期2-6月。分布于亚洲,包括印度东北部、泰国北部、中国等国。作为药物的石菖蒲有其功效作用,但是也有副作用,小编为大家介绍石菖蒲的副作用,一起看看吧!
石菖蒲的副作用
1、食用过多会产生幻觉:石菖蒲的全株都是有毒性的,特别是石菖蒲的根茎毒性是最大的,要是过多的服用石菖蒲话,很容易就会使人产生幻觉或者是抽搐,大家都知道是药三分毒,所以小编在这里提醒大家,石菖蒲的药用价值虽然好,但是由于石菖蒲含有一定的毒性,因此在取用的时候一定要谨慎,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害。
2、出现一些不良现象:石菖蒲的挥发油中含有细辛醚、石竹烯、石菖醚等,有兴奋脊髓神经的作用。若是服用石菖蒲中毒,通常会出现抽搐、惊厥等不良反应,外界刺激更可能会诱发和加剧,可能会死于强直性惊厥。而中毒后的治疗和解救方法通常是催吐、导泻、洗胃、静脉输液、皮下注射麻黄碱等。
石菖蒲的功效作用:
1、镇静安神,治失眠症。石菖蒲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,能够镇静、安神、催眠,对精神病患者有着一定的镇静和催眠作用;又有着芳香化浊、祛痰湿的作用,对于治疗痰热内扰引起的失眠症状有着显著的疗效。
2、理气活血,治关节疼痛。石菖蒲味辛,可理气活血、祛风宣湿,常用于治疗风湿痹阻、关节疼痛、跌打损伤造成瘀肿疼痛等症,临床上常将鲜石菖蒲、生姜、栀子等捣碎,敷于疼痛局部,可消肿止痛;若将药捣碎后加适量白酒,在锅内炒热后再敷于痛处,效果更佳哦。
3、醒脾和胃,治湿困脾胃症。石菖蒲内含挥发油,气味芳香,能够有效促进消化液分泌及抑制胃肠的异常发酵,所以它可以醒脾和胃助消化,可治疗湿困脾胃症。临床实验中,常将石菖蒲、郁金、藿香等搭配使用,用于醒脾和胃,效果显著。
4、豁痰开窍,治癫痫症。石菖蒲的气味芳香怡人,能够化湿浊,有豁痰开窍的作用,适用于痰湿蒙蔽、清阳不升而引起的神志不清、耳聋目昏、精神迟钝等病症,石菖蒲对于治疗癫痫症的疗效比较不错哦。
5、芳香辟浊,预防疾病。石菖蒲气味芳香,可辟秽化浊,有解毒驱邪之功效,是自古以来就是劳动人民预防疾病的常用良药。古人每到端午节就有用鲜石菖蒲、鲜艾叶挂在门窗上的习俗,作为预防瘟疫之用,这都是源于石菖蒲具有芳香辟浊、解毒驱邪的功效。
6、其他作用:石菖蒲药用价值高,但它也有着一定的观赏价值。石菖蒲叶丛翠绿,端庄秀丽,香气怡人,很适合水景岸边及水体绿化,是现代园林绿化中常用的水生植物,应用相当广泛。而且石菖蒲还可作插花材料,利用其芳香特性还可制成香料或用以驱逐蚊虫,效果很不错哦。
杏花是春季开放的,也就是在4-5月份,一朵花的花期能持续7天左右,一棵树一般能持续大约20天左右。花苞是纯红色的,花期慢慢变淡,盛花期白色带有红晕,凋谢会变成纯白色。要是出现不开花的情况,一般是授粉不成功,可观...
花土选择:花土要疏松,酸碱值在5.5-6.5最好,土壤不适合就要重新购买。浇水频次:通常是每周浇水5-7次,应见干就浇,空气湿度应在60%左右。施肥换土:每个月都要给它施一次肥,并且每年还要换一次盆土。修剪工作:要修剪掉...
养碰碰香需要用疏松和排水性良好的土壤,不要浇太多的水,使之保持半干半湿的状态最好。要将它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,在冬季要做好保暖措施,温度要保证在5-10℃。繁殖方法可以用扦插繁殖,极易成活,另外还要加强病虫害的...
应选择长势旺盛、枝叶粗壮、生长充实、腋芽饱满且无病虫害的新生枝条来采插条。一般来说,母株中上部的枝条比下部的好;1~2年生的枝条比多年生的好;枝条中部的比上部和下部的好。 不带叶的插条,只能依赖插穗本身供给营...
铁海棠叶子变黄的原因有很多。如果是积水导致的,需要及时排水,并换土重栽;如果是空气不畅导致的,需要加强通风;如果是温度太低导致的,需要及时保温;如果是肥料太浓导致的,需要用水稀释,或者更换盆土并清洗根部...
花卉的生长离不开肥料的供给,但是土壤的肥沃程度,在一定程度上对花卉的生长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。养花总是离不开施肥,所以一些改善土壤的肥力的小方法是很有必要的。那么,来看看这些改善土壤的小方法都有哪些吧!...